Vienna Pass維也納通行證免費入場景點:上下美景宮介紹/必看名畫克林姆《吻/Kiss》貝爾維蒂宮Belvedere Palace門票

在台灣對美術館博物館各種藝文展覽似乎興趣缺缺,但一到歐洲秒變成博物館控沒踏進去好像沒到過一樣是不是有點玄妙?!我個人挺清楚自己的喜好,沒有特別喜歡神學宗教、科技工藝、人造宮廷花園……之類的,能較能有共鳴的應該算繪畫類的藝術作品。

Vienna Pass維也納通行證免費入場景點:上下美景宮介紹/必看名畫克林姆《吻/Kiss》貝爾維蒂宮Belvedere Palace門票

美景宮/貝爾維蒂宮(Schloss Belvedere/Belvedere Palace/Belvedere Museum)本來是宮殿後來變成美術館,收藏了許多名畫,美景宮目前是全球重要的美術館之一,因為它有著不少奧地利國寶級畫家的名作,像是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的《吻》,同時也是全世界擁有最多古斯塔夫·克林姆畫作的美術館。

如果喜歡經典巴洛克(Baroque)或洛可可(Rococo)等宮廷氣派風格的話,適合造訪美泉宮。如果你喜歡欣賞繪畫作品的話,美景宮應該能收穫滿滿!

(1)美景宮歷史簡介

美景宮一開始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 Monarchy)軍事天才─歐根親王(Prinz Eugen)的住所,1697年購入土地,1712年開始打造北邊的《下美景宮/貝爾維帝宮(Lower Belvedere)》,南邊的《上美景宮/貝爾維帝宮(Upper Belvedere)》則在1717年開始興建。

連結《上下美景宮》的是17世紀由法國設計師傑拉德,這位是設計法國凡爾賽宮的園林設計師André Le Nôtre的徒弟Dominique Girard,以雕像噴泉、花壇造型加以點綴打造成法是庭院。

Vienna Pass維也納通行證免費入場景點:上下美景宮介紹/必看名畫克林姆《吻/Kiss》貝爾維蒂宮Belvedere Palace門票

這座宮殿的關鍵人物算是瑪麗亞·特蕾莎(法國瑪莉皇后的媽媽),將軍過世後將宮殿賣給瑪麗亞·特蕾莎(簡稱瑪媽媽吧這樣比較好記),由於哈布斯堡王朝没有男嗣,1740年瑪麗亞·特蕾莎和法蘭茲一世(Franz I)以聯姻方式讓哈布斯堡王朝得以續命近200年。二戰期間建築物遭到毀損,1990年開始修復成現在的樣貌。

《美景宮/貝爾維帝宮(Österreichische Galerie Belvedere)》上美景宮(Upper Belvedere)作為帝國畫廊、展廳、下美景宮(Lower Belvedere)則是斐迪南公爵的宅邸,因此畫作多半收藏在上美景宮。

(2)上下美景宮票價

全票優惠票
上美景宮€17.5€14.1
下美景宮€14.6€10.9
21世紀博物館€9.3€6.9
上下兩宮聯票€25.9€21.6
三合一聯票€28.2€23.7

奧地利維也納通行證Vienna Pass線上購票:agodaKLOOKKKday
維也納彈性通行證Vienna Flexi Pass購票:agodaKLOOKKKday
兩款優缺點比較/使用差異
其他維也納通行證免費景點

(3)上下美景宮營業時間

・上美景宮‎(Upper Belvedere):09:00~18:00
・下美景宮(Lower Belvedere):10:00~18:00
・21世紀博物館(Belvedere 21):11:00~18:00,週四11:00~21:00

(4)Belvedere 21 Vienna

再往南的是「美景宮/維也納貝維德雷宮21世紀當代藝術博物館(Belvedere 21-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為不定期特展,多半為1948年後奧地利文化遺產中的獨特作品。

Vienna Pass維也納通行證免費入場景點:上下美景宮介紹/必看名畫克林姆《吻/Kiss》貝爾維蒂宮Belvedere Palace門票

1955年奧地利宣布為永久中立國
「奧地利」認同誕生的起點,1955年5月15日在維也納美景宮簽訂的《奧地利國家條約/Österreichischer Staatsvertrag》宣布為永久中立國,中立的概念比較偏形而上的像是與「德意志奧地利、「大德意志」切割,從原本的傳統奧地利、多元帝國式的政治文化轉成務實的小國意識,並也形塑了國族文化認同。

(5)美景宮畫家名畫

在歐盟就算不同國家,在博物館的空間陳列習慣用色調區分主題,可以從牆壁顏色知道時空有了不同,用顏色當穿越的概念。像左邊藍色的「Society on the Move」主要聚焦在當時政治文化、社會變革為主;右邊紅色的「Psyche and Provocation」則是傾向探究作品中的挑釁心理及綜合元素。

①Franz Xaver Messerschmidt

Vienna Pass維也納通行證免費入場景點:上下美景宮介紹/必看名畫克林姆《吻/Kiss》貝爾維蒂宮Belvedere Palace門票

Franz Xaver Messerschmidt(1736-1783)奧地利雕刻家,通常以誇張的臉部表情作為風格。


②Martin van Meytens

②Martin van Meytens《The Family of Count Nikolaus Pálffy of Erdöd 1760》
馬汀是瑞典裔奧地利畫家許多描繪奧地利皇室成員,畫過瑪麗亞·特雷莎(Maria Theresa)、瑪麗亞·安東尼(Marie Antoinette)嗯嫁給法國王儲路易十六那位。


③Carl Karger

③Carl Karger《Arrival of a train at Vienna Northwest Station》(1875)
卡爾的火車抵達維也納西北車站維妙維肖,人的面部表相當細膩真實。


④Giovanni Segantini

Vienna Pass維也納通行證免費入場景點:上下美景宮介紹/必看名畫克林姆《吻/Kiss》貝爾維蒂宮Belvedere Palace門票

④Giovanni Segantini《The Bad Mothers/The Evil Mothers》(1894)
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不是金碧輝煌的克林姆,而是這幅《壞媽媽們》蒼白但強烈的控訴,身為女性有種路過而已也中槍的尾勁。畫作主體是被樹枝纏繞的女性,像是影射當時拒絕成為母親這種自然命運的女人,副標是「The Nirvana of the Lustful」,「涅槃」指的不是只有風景,似乎也定義了女人的狀態:履行了母親的命運後才不再痛苦,達到涅槃的境界。


⑤Fernand Khnopff

Vienna Pass維也納通行證免費入場景點:上下美景宮介紹/必看名畫克林姆《吻/Kiss》貝爾維蒂宮Belvedere Palace門票

⑤Fernand Khnopff《Half figure of a nymph “Vivien”》(1896)


⑥Gustav Klimt

Vienna Pass維也納通行證免費入場景點:上下美景宮介紹/必看名畫克林姆《吻/Kiss》貝爾維蒂宮Belvedere Palace門票

以聖經《Book of Judith》作為主題,不少藝術家當成的創作靈感有系列作品
Gustav Klimt《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1901)、《Portrait of Marie Breunig》(1894)
《瑪麗布魯寧的肖像》栩栩如生,直逼寫真程度了!看得出克林姆的繪畫天份。

Vienna Pass維也納通行證免費入場景點:上下美景宮介紹/必看名畫克林姆《吻/Kiss》貝爾維蒂宮Belvedere Palace門票

Gustav Klimt《Der Kuss/The Kiss》(1909)
《吻》可說是象徵主義的代表,也是克林姆最受歡迎的作品。創作這幅畫時45歲,當中的人物被認為是克里姆跟他的弟媳特艾蜜莉·芙洛格(Emilie Flöge),這段「戀人未滿」的關係無從驗證真實性,克林姆沒結過婚卻一生風流,據聞至少有3名以上的子女。

Gustav Klimt《Portrait of Johanna Staude》(1917-1918)、《Avenue in Schloss Kammer Park》(1912)
克林姆的作品主題多半是女性,35歲中年後才開始有風景畫。


⑦Vincent van Gogh

Vienna Pass維也納通行證免費入場景點:上下美景宮介紹/必看名畫克林姆《吻/Kiss》貝爾維蒂宮Belvedere Palace門票

⑦Vincent van Gogh《Die Ebene von Auvers/The Plain of Auvers》(1890)
再來看看梵谷《奥弗斯平原》似乎就顯得樸實無華,懇切且焦灼……。
藝術家的命運為什麼截然不同?這算是倖存者偏誤嗎?不曉得為什麼讓我想到泰勒絲(Taylor Swift)談段感情就能創作出傳世佳作還順手拿了葛萊美獎?!


⑧Egon Schiele

⑧Egon Schiele《House Wall on the River》(1914)《The Embrace》(1917)
埃貢·席勒(1890-1918)曾是克林姆的學生,堪稱20世紀初期表現主義代表,作品多以自畫像當主題,多半用扭曲的線條描繪人的肢體或物體。表現主義強調內心情感而忽視外在形象的描繪,精神特性是孤獨、悲觀和病態的狂熱,這樣有想到誰了嗎?!→Expressionnism Art


⑨Richard Gerstl

Vienna Pass維也納通行證免費入場景點:上下美景宮介紹/必看名畫克林姆《吻/Kiss》貝爾維蒂宮Belvedere Palace門票

⑨Richard Gerstl《Self-Portrait Laughing》(1907)
似笑非笑的自畫像是奧地利天才型畫家理察·蓋斯特爾(1883-1908)的作品,與維也納分離派克林姆、席勒齊名,但風格又截然不同。象徵主義(Symbolism)與寫實主義(Realism)著重客觀描寫或呈現真實事物樣貌而表現主義則相反。

蓋斯特爾25歲便以極端的方式結束生命,和梵谷一樣,初期的畫作並不討喜死後才華才受人注意,作品風格自戀又自卑、孤僻且狂躁,與朋友妻子的地下情是創作靈感來源。

克林姆、席勒同樣是奧地利重量級代表,個人風格強烈、充分展現藝術家的自由意志,能想像在當時應是相當驚世駭俗。只能說藝術家的作品、感情與精神狀態有高度連結,然後心理影響生理……。


Bohumil Kubišta

Vienna Pass維也納通行證免費入場景點:上下美景宮介紹/必看名畫克林姆《吻/Kiss》貝爾維蒂宮Belvedere Palace門票

Bohumil Kubista《Krajina s kostelíkem》(1910)
捷克現代繪畫創始人之一,與其他五位藝術家創立表現主義團體奧斯瑪(Osma)。色彩風格原本鑽研保羅·塞尚印象派,1905年後轉由孟克的表現主義,庫比斯塔有很強的數學天賦,以科學的方式處理繪畫理論,將黃金分割充分展現在作品中。


Alfred Wickenburg

Alfred Wickenburg《Rinaldo and Armida》 (1923)
艾爾弗雷德(1885-1978)奧地利第一位融合立體主義、現代主義和「形而上學繪畫」的藝術家。讓我聯想到西班牙的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同樣也是立體主義風格的創始者。


下美景宮的「荒誕大廳(The Hall of Grotesques)」,以動植物及神話元素組成。

有許多的宮廷、神話、宗教及雕塑作品。

下美景宮還有近代與不定期特展,右邊的作品我沒特別記錄作者是誰,但風格讓我嘴角默默上揚……!

Vienna Pass維也納通行證免費入場景點:上下美景宮介紹/必看名畫克林姆《吻/Kiss》貝爾維蒂宮Belvedere Palace門票

Ferdinand Hodle

⑫Ferdinand Hodler《The Vienna Secession Exhibition》(1904)
維也納分離派費迪南德所作創的展覽海報,1900~1904年期間陸續在德國、維也納參與分離派作品展出,其中還包括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阿克塞爾·加倫(Axel Gallén)。

單純喜歡美術或博物館的話,其實還有一張8間博物館聯票「Bundesmuseen Card」€99,不含美泉宮,但有含因斯布魯克安布拉斯城(Ambras Castle, Innsbruck)。

從時間軸不難看出藝術跟流行風潮的關係,到底要做自己成就經典還是跟風創造流行真的是糾結且拉扯的難題,能搜刮了許多藝術作品心滿意足!個人小結:美景宮對於藝術收藏分類多元也有系統,鑑賞難易度中等,喜歡欣賞繪畫作品適合美景宮,喜歡華麗宮廷藝術的話適合美泉宮!就看個人喜好,走馬看花1~2個小時可以逛完,細細品味大概3~4小時才夠。

相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