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景點】金門建功嶼台版摩西分海、IG拍照打卡(附潮汐時間)金門版法國聖米歇爾山、遠眺金門大橋
建功嶼(Jiangong Island)是座潮汐島(Tidal Island),因潮汐現象形成的自然景觀,即底部與陸地相連,在退潮時會有浮出水面的通道連接。因為摩西分海的話題,成為近幾年來金門新興的人氣景點,漲潮時建功嶼是遺世獨立的孤島,退潮時則可經由5百公尺長的石板道步行抵達,途中有裝置藝術牡蠣人、遠眺金門大橋(2022年10月通車),有機會造訪欣賞夕陽落日,景色舒適宜人超適合放空或轉換心情。
建功嶼怎麼去?
- 開放時間:24小時,僅退潮時能步行抵達建功嶼
- 所在地址:金門縣金城鎮建功嶼
- 門票費用:免費參觀
- 停留時間:約1.5小時左右
- 建功嶼潮汐時間、金門金城鎮30日潮汐預報
※重要提醒:上建功嶼打算登島的話,一定要注意當天的潮汐時間,含步行來回時間預計停留一小時左右就好,萬一漲潮會被困在島上可能真的就是「孤立無援」了,千萬注意!由於近年來陸續發生不少受困島上而須請海巡隊出動派員搜救案例,金門縣府觀光處表示未來為了避免費耗費救援人力和資源,將針對在漲潮時分堅持登島者研訂罰則。
裝置藝術:牡蠣人(Oystermen)
2013年時由芬蘭建築師兼藝術家Marco Casagrande打造四座約六公尺高的裝置藝術,不論潮汐漲退都挺直佇立在建功嶼出海口。取材靈感來自於在地養蚵文化以及備戰時期「反登陸樁」的軍用鐵條軌條砦,從無到有充分展現人們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
建功嶼在戰時叫做「W038據點」,位於浯江溪口外的迷你小島,面積大概只有5百平方尺左右 ,隔著烈嶼和廈門相望。抗戰時期擔心共軍從浯江溪進攻,國軍在島上修築了防禦工事,早期的戒慎恐懼與現在的安然自適形成強烈對比。
望向遠方看起來筆直壯觀的是「金門大橋」連接大小金門(金門縣金寧鄉與烈嶼鄉),並非金門連廈門不要誤會XD。金門大橋是首座跨海域大型橋梁,西起烈嶼鄉湖埔路,東到金門本島金寧鄉湖下慈湖路,全線5.4公里、跨海橋長4.8公里,短短5分鐘的車程歷時12年建造,預計2022年10月下旬開通。
島上矗立著一尊由花崗岩建造、高達9公尺的鄭成功石雕,為什麼建功嶼上會有鄭成功石雕像?
建功嶼原名董嶼(珠嶼或鰲嶼),1949年開始國軍駐守因「建功砥柱」、1960年更名為建功嶼。原來鄭成功的故鄉是福建泉州南安,石像是2008年福建送給金門的禮物,面對小金門和金門跨海大橋同時又能遙望故鄉。另外在廈門鼓浪嶼東南端的覆鼎巖也有一尊鄭成功像(更高),謠傳用途之一是擋颱風用\( ̄▽ ̄)/.?據說早期的在地人士不拜鄭氏的,跟我們認知中的「延平郡王」不太一樣,對於這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再請自行研究吧!
因摩西分海而廣為人知外,島上融合潮間帶濕地生態,自然生態復育,各種鳥類聚集,軍事要塞歷史古蹟……堆砌成豐富的島嶼故事與人文風情。
說到摩西分海的故事,讓我有強烈的既視感不由自主聯想到法國巴黎近郊的「聖米歇爾山(Mont Saint michael)」,動畫片《霍爾的移動城堡》、《天空之城》以及《魔戒的剛鐸王城(日落之塔:米納斯提力斯》就是以聖米歇爾山當作取材範本;還有韓劇《The Package》和周董周杰倫《最偉大的作品》是直接取景。另外台版類似的地貌還有嘉義東石白水湖壽島、澎湖北寮村奎壁山、馬祖東莒島及犀牛嶼以及人工打造的宜蘭安農溪分洪堰。
法國的聖米歇爾山(Mont-Saint-Michel)以及韓國的珍島(Jin-do/진도)都屬潮汐島嶼,而珍島的相關歷史故事就是電影《鳴梁:怒海交鋒(Myeong-ryang/명량),2014》的發生地。完蛋!跟宮廟歷史控在一起太久也被同化惹……。
※備註:
摩西分海(摩西故事:過紅海)的由來出自聖經《出埃及記》,當時摩西率領以色列人逃離埃及,往前遇到紅海阻撓,後面又有法老王的追兵,於是上帝指示他向紅海伸出手杖,紅海隨即一分為二,露出路面讓以色列人通行。當追趕的軍隊也想跟著尾隨追上時,海水又快速湧上便將士兵們淹沒。